近日從長沙市統計局獲悉,2018年長沙1138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55.6億元,同比增長8.6%,增幅分別高于全國、全省平均水平0.4個和1.2個百分點;實現稅金及附加38.7億元,同比增長17.2%;實現利潤總額107.5億元,同比增長3.0%。2018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主要有4個特點。
特點1 內資企業占據主導
從注冊類型看,2018年長沙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中內資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36.5億元,同比增長9.4%,內資企業營業收入占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98.7%。其中私營企業792家,實現營業收入738.5億元,同比增長7.1%。
從行業分布看,2018年長沙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中文化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723.4億元,同比增長4.4%;文化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營業收入209.8億元,同比增長12.5%;文化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22.4億元,同比增長13.2%。
特點2 文化科技融合發展較快
近年來,以“文化+”為代表的文化領域在全國掀起發展浪潮,各地紛紛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優勢,大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。作為創新型和文化名片城市,長沙狠抓文化科技融合,充分發揮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品牌效應,努力使文化元素融入各類產業發展,依靠科技力量促進文化進步。
2018年,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7.8億元,同比增長22.2%,遠高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平均水平;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36件,同比增長11.7%。
特點3 新興文化領域“可圈可點”
在煙花、電視等傳統、主導產業發展“疲軟”的背景下,2018年全市新興文化領域呈現“欣欣向榮”態勢,營業收入增幅均達到兩位數。如26家規模以上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.3億元,同比增長20.8%;44家規模以上數字內容服務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.2億元,同比增長14.1%,其中互聯網游戲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%;83家規模以上廣告服務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8.3億元,同比增長23.7%;70家規模以上設計服務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9.9億元,同比增長11.6%;31家規模以上廣播影視發行放映服務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.2億元,同比增長18.1%,全年全市電影總票房達8億元,同比增長13.8%;11家規模以上文化會展服務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.3億元,同比增長19.4%。
從九大類看,文化消費終端生產、新聞信息服務、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營業收入位居前三,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元。此外,創意設計服務、文化傳播渠道、內容創作生產營業收入也突破百億元,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8.2億元、129.6億元和109.4億元。
特點4 核心領域引領發展
從兩大領域看,文化核心領域實現營業收入628.6億元,同比增長11.1%,增幅高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平均水平2.5個百分點;文化相關領域實現營業收入827億元,同比增長6.7%。
從總量看,芙蓉、岳麓、開福、雨花和瀏陽五區(市)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元。2018年,瀏陽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13.1億元,占長沙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42.1%,占比最高;其次為開福區,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8.5億元;排名第三的是芙蓉區,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2.4億元。
新的一年新的氣象,新的政策新的征途,新的小微為您帶來新一年的熱門資訊,焦點新聞,最新政策,但小微律政初心不變——讓您搭上政策的“順風車”讓創業更簡單!
http://www.fpmrkj.com/xiaoweishuo/chuangye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