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新辦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情況舉行發布會,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,在商事制度改革中,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信用制度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一個主要措施,而企業納入經營異常名錄后,如果在三年內不改正,就會被納入嚴重違法企業的“黑名單”。
張茅指出,在商事制度改革中,新的經濟市場主體大量出現,如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不僅是政府關心的問題,也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。其中,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一個主要措施就是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信用制度,而建立企業信用制度的關鍵是建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,這是經過國務院確立的一個重要措施。
據張茅介紹,工商總局從前年開始公示系統的建設,主要內容是把所有企業的有關信息歸集到企業名下,這一點不同于目前有些部門搞的企業信息共享系統、企業信息交換系統。它把企業登記的一些基本情況,比如法人代表、出資規模等信息,還有企業的行政許可、行政處罰等信息,歸集到每一個企業的名下,使社會各方面都能夠隨時查詢。只要查詢這個企業,就能了解到它的基本情況。另外,總局還和其他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、聯合懲戒機制,比如安全生產、金融部門、法院,對企業的處罰也列到企業的名下。
對于信息網如何更好的發揮作用張茅指出,一是這些公示信息,社會上任何人,包括與這個企業有經營活動的實體都能夠隨時查詢;二是政府進行隨機抽查,具體說是“雙隨機”抽查,被抽查的企業是隨機的,由電腦搖號,每年不低于3%的比例,搖上誰誰就要被檢查,而不是政府想查誰就查誰。抽查的主體,也就是檢查人員也是隨機產生的,并不一定是由平常主管的工商分局來查,很可能是隨機搖完以后,由另外一批人來進行檢查。這是“雙隨機”原則,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。
張茅表示,隨機抽查的時,對有些企業還要聘請專業機構,比如說會計師事務所、審計師事務所進行抽查,從而比較深入地對企業整個年報的情況、信用的情況進行調查。抽查之后,結果也要公示到網上,讓社會能夠查詢。
據介紹,就這兩年的情況看,企業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,公示率都達到了85%以上,超過過去的年檢,年檢率過去只有83%左右,現在達到85%以上。從去年抽查的結果看,有275萬戶企業納入了經營異常名錄,多半是由于沒有公示年報信息,或者公示信息存在弄虛作假,占到了整個企業總數的12.8%。也有一些企業,大概6000多,數字還在增加,在主動改正自己的違法行為,改正后就可以從經營異常名錄中移出。企業納入經營異常名錄之后,如果在三年內不改正,就會被納入嚴重違法企業的名單,就是所謂的“黑名單”。
現在,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訪問量一天已經將近1600萬。有一些企業因為納入異常經營名錄,從而失去了政府招標采購中所能夠參加的機會,或者有一些失去了銀行貸款的機會。目前,企業信用公示系統的作用正在逐步發揮。
如果您還有相關信息需要了解,您可以點擊客服或者撥打24小時全國免費熱線400-0400-918(北京地區可撥打010-80697544)咨詢詳細信息,小微律政提供專業工商注冊,記賬,商標注冊等服務,可讓您擁有更快辦理速度以及更多優惠。小微律政的一站式服務價格透明,信息保密,進度掌控,售后無憂,是您創業必不可少的首選助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