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知投資是可怕的,因為即便賺到錢,你也完全不知道背后原理是什么,這種投資不具有可持續性的,也是沒有辦法控制風險的。許多投資者對于股票和股權的概念不清,導致做出錯誤決策。那么二者究竟區別在哪呢?下面我們簡單通俗的分析一下。
股權是公司未上市的時候的投資。
而股票分一級市場,一級半市場和二級市場。一級市場是即將上市在網上定價發行的股票,二級市場就是大家正在炒做的股票。一級半市場不會賠,基本上是一倍的收益;而一級市場是幾倍、幾十倍的收益;股權投資呢?都是在10倍以上。
股權和股票的所有者都是企業股東,享受權益差不多。股權和股票最直觀的區別就是股權在鎖定期內是非流通股,而股票是流通股。
股權和股票的價格差別:
股權和股票在注入企業的時間上有著前后的差別,而時間的差異就決定了價格的差異。
我們用房地產項目來做例子,股權就相當于接近房子的成本價格,相當于自建房價格。股票就是房子最終市場的零售價格。用商品做例子:股權相當于批發市場價(甚至是出廠價),股票就是零售終端價,既然是批發,那么投資股權就必然要比股票的量大,門檻高,不可能你只買100股還給你批發價。
股權和股票的風險差別:
股票的風險主要是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,而二級市場價格的決定因素很多。第一是大勢,簡單說是牛市還是熊市;第二就是莊家做股。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,總是有很多散戶虧錢,就是因為莊家把散戶的錢斂走了。
股權的風險最主要是時間。企業上市時間的不確定性是最大的風險。舉個最差的例子,如果是3倍收益,但是花了7年,那每年才百分之40多,但肯定比儲蓄和債券收益高,也很穩定。
股權流動性不如股票。但反過來而言,凡是流動性差一些的,必然風險就小不少,比如房產,比如黃金,比如古董,比如收藏。但股權肯定比房產古董收藏的流動性高很多。因為即使企業一時半會兒未上市,也可以通過股權交易中心交易變現。
股權和股票的收益差別:
股票價格收益很簡單就是二級市場波動,賺取差價。而股權不但有股票這部分收益,還有股權溢價時轉讓的收益,企業未上市之前,股東就享有分紅,配股。新股發行價必然高于股權轉讓價,開盤價也都高于新股發行價,所以就算股票破發持有股權也不會虧錢。
股權和股票的募集方式的差別:
股票一般是企業 IPO上市,向社會公開募集。企業可以做廣告宣傳自己,也可以在媒體上發布關于自己股票價格的利好或利空,證券公司也可以發布股評引導股民買某一股票。
股權都是私募,首先證券法規定《證券法》第十條第三款規定:“非公開發行證券,不得采用廣告、公開勸誘和變相公開方式。”向特定對象轉讓股票,未依法報經證監會核準的,轉讓后,公司股東累計不得超過200人。” 所以從法律而言必須是私下募集。第二,國外私下募集的原本出發點是不想暴露商業投資秘密。國內之所以通過法律來規范,確是為了社會安定保護沒有投資風險承受能力,沒有專業知識的小投資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