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將對比一下幾個主要的杠桿性做多的工具:分級基金B份額,股指期貨,期權。為了方便說明,還是舉例說明比較形象具體。
例如,某君,看好10月份的行情。想通過杠桿工具,帶來超額收益,以填補前段時間大盤下跌造成的大幅虧損。
于是擺在他面前的就出現了三種杠桿工具:指數分級基金中證100B(150013),股指期貨上證50標的IH1510合約,以及11月認購期權合約(行權價為2.3元)。
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它們各自的優缺點。
首先,對比杠桿性和準入門檻。
中證100B,現價1.399(為方便計算,約等于1.4),A級與B級的比例為4:6,凈值與現價基本持平,杠桿比例為(1*4+1.4*6)/1.4*6=1.48倍。最少買入單位100份,即140元。幾乎等于沒門檻。
股指期貨IH1510合約,現價2297點(為方便計算,約等于2300),合約價值2300*300=69萬,開倉保證金比例15%,約為10萬,杠桿比例固定6.7倍。
11月認購期權合約,行權價2.3元,平值期權。現價0.081元(為計算方便,約等于0.08元),合約價值2.3*10000=2.3萬,一份合約的權利金為0.08*10000=800元,杠桿比例為28.4倍。
由此可見,在杠桿性上,期權最大,28倍,期貨其次,6.7倍,分級最低,1.5倍。
準入門檻方面,分級最低,140元,期權其次,800元,但開戶要50萬驗資,期貨最高,10萬元,開戶也要50萬驗資。
由此可見,分級基金杠桿最低,門檻也更平民化。期貨杠桿中等,但投資門檻很高,1份合約最少10萬,適合大資金操作。期權杠桿最高,但投資門檻也比較平民化,幾百塊錢都可以操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