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英博物館的保溫杯、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書簽、蘇州博物館的手鐲、故宮博物院的口紅……在文創產業高速發展的當下,各大博物館發揮其身優勢與新媒體合作,擴大其自身的品牌效應,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重回報。
故宮文創產品在近幾年高速發展,其背后的經濟價值不言而喻。今年2月17日,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,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,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2017年的收入已達15億元。
據中國證券報統計,這樣的收入已經超過了1500家A股上市公司。此前公開資料顯示,2016年故宮文創銷售額已超過10億元。到2017年年底,其文創產品已經突破了1萬種,從日歷、手提袋、鑰匙鏈等實體商品,到線上的表情包、輸入法皮膚,應有盡有。
當日,單霽翔提及故宮口紅時還表示,故宮口紅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買不著,“盡管我們已經加急生產了90多萬套還是供不應求?!贝送?,《上新了·故宮》節目中的“暢音暢心”系列睡衣眾籌項目啟動后,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里,該項目的認籌人數就超過了17610人,籌款超過1000萬元。
在不少專家眼里,故宮文創未來的發展潛力遠遠不止于此。據了解,故宮文創2013年增加文化創意產品195種,2014年、2015年這一數據分別為265種和813種。而截至2016年年底,故宮文創產品共計9170種。快速增長彰顯了其良好的發展前景。
故宮文創只是我國文創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,這個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已成為共識。首先,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。數據顯示,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不斷增加,2013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21351億元,占GDP比重3.63%;2016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突破3萬億元,占比突破4%;2017年此數值逼近35000億元,達到34722億元,占GDP比重4.2%。
其次,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業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近年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發展速度不斷加快。數據顯示,2015~2017年,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953億元、5843億元和6975億元,同比增速分別為13.5%、18.0%和19.4%。
在這種環境下,不只是故宮,不少博物館都在加大文創產品的開發力度。2018年年底,西安博物院與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、故宮博物院等提供文創產品設計的如見原創藝術團隊合作,推出了主題為“長安春色歸”的錦鯉盒。2018年7月1日,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開張并迅速受到追捧。短短半個月時間,第一批亮相的數十款文創商品已有多款人氣商品宣告售罄,吸引粉絲13萬。目前,營業半年多的大英博物館粉絲數達51.9萬,上線產品86件,涵蓋數碼、家居、文具等多種品類。
文創產業的發展在創造出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,也讓沉睡千年的寶藏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。但有關專家也提醒相關從業人員,在發展過程中要理清創作思路、明確主方向,才能源源不斷開發出更加優秀的文創產品。
新的一年新的氣象,新的政策新的征途,新的小微為您帶來新一年的熱門資訊,焦點新聞,最新政策,但小微律政初心不變——讓您搭上政策的“順風車”讓創業更簡單!